pvc灌溉管道施工規范第一部分 總則 1、為了在室外埋地給水管道工程中,合理使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做到穩定水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便于施工、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特制定本規程。 2、本規程適用于一般地質情況下新建、改建及擴建的室外埋地給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維修。 3、本規程適用于水溫不低于0℃,不高于45℃的輸水和配水管道。 4、本規程可用于埋設在酸、堿等腐蝕性土壤,對修建在失陷性土、膨脹土、永凍土等特殊地層地區,尚應遵守相應專門標準的規定。 5、管道工程必須按設計文件和施工圖施工,變更設計必須經設計單位同意。 6、管道工程用的管材、管件及附件、密封圈、膠接劑等必須符合現行的國家和行業產品標準,并具有產品合格證、產品許可證等有效的證明文件。 7、應用本規程時,除執行本規程的規定外,還應遵守其它現行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中的有關規定。 8、執行本規程時,必須遵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安全、勞動保護、防火、環保等方面的規定。 第二部分 管材、管件的性能要求 一、 給水所使用的PVC管材應符合《給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ISO4422.2-1996或GB10002.1-96)標準,管件應符合《給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GB10002.2-88或Q/BS94-16)的標準要求。所有產品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如發現有損壞變質跡象或其存放超過規定期限(一般為兩年)時,使用前應進行抽樣鑒定。 二、 管材承插口工作面必須表面平整、尺寸準確、坡口均勻,即要保證安裝時插入容易,又要保證插口的密封性能。 三、 給水管道所采用的閥門及管件壓力等級不應低于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應盡量采用塑料配件。 四、 當管道采用橡膠圈連接(R-S接口)時,所用橡膠必須符合衛生標準,外表不應有氣孔、裂縫、重皮和接縫等現象,其性能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標準。 五、 當管道采用粘接連接(T-S接口)時,所使用粘接劑粘接強度,應滿足管道的使用要求,當發現粘接劑沉淀、結塊時不得使用。 第三部分 管材、管件的運輸及堆放 一、 PVC管材及管件在運輸、裝卸及存放過程中,嚴禁拋扔和激烈碰撞,應避免陽光暴曬,若存放期較長,應放置于棚庫內保存以防管材變形和老化。 二、 長途運輸,應查看車箱是否有突出尖硬物體(如螺栓),汽車兩側支架表面是否光滑,脹口頭與管接觸部位應墊草袋,防止互相磨擦而損壞管材。 三、 PVC管材堆放時,應放平墊實,否則容易引起管材彎曲變形。堆放高度不宜超過1.5米,對于承插口管材,相鄰層堆放的管材的承口應相互倒置并讓出承口部分,以免承口承受集中荷載。 PVC管件、膠圈存放: 1、 宜在室內存放,溫度低于40℃,不應長期受日光照射,距熱源1米以外。 2、 不得同能溶解橡膠的溶劑以及酸、堿、鹽等存放在一起,更不能與以上物質接觸。 3、 在保存及運輸中,不應使其長期擠壓,以免變形。 4、 在保存時,不許成堆亂放(時間長易變形),應分規格平放碼齊。 5、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膠圈可放在承口槽內,但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后方可使用。 6、 一旦出現膠圈扭曲變形,不得使用,略有變形,可在陽光下平放使其受熱后回位,如變形嚴重,應在溫水浸泡回位后方可使用。 第四部分 土方工程 一、 測量: 1、PVC給水管道工程的線路測量應包括定線測量、水準測量和直接丈量。 2、測量的內容、方法、要求及允許偏差等,均按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執行。 3、PVC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及其它管道的最小間距見下表: 4、地勢平坦的管線,應將管線設計成循環上升或下降,坡度不小于1/500,高點設排氣閥,低處設泄水閥。 二 、溝槽: 應根據設計要求及負責施工人員的安排進行施工,為保證管道 安裝順利及施工安全,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保證不坍塌的情況下,根據溝的深度及土質情況,決定溝壁是否設邊坡或支撐。 2、 雨季施工,應根據當地氣象資料,合理施工,盡量做到挖溝、安裝、回填同步進行,以防溝槽塌方及管材浮起,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溝槽內如有積水,應及時排出。 3、 在地下水水位較高的地段施工時,應采取降低水位或排水的措施,其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及溝槽深度等條件確定。 4、溝底寬度一般為管外徑增加0.5-0.6m,溝深超過一米時,每加深1米,其底寬應另增加0.1-0.2m。 5、 在無設計溝深要求時,其管頂覆土必須在凍土層以下,且不宜小于1米。 6、 開挖溝槽時,溝底設計標高以上0.2-0.3m的原狀土應予保留(機械施工),禁止擾動,鋪管前人工清理,但一般不宜挖至溝底設計標高以下,如局部超挖,需用沙土或合乎要求的原土填補并分層夯實。 7、溝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塊石等堅硬物體,或地基為巖石,半巖石、礫石時,應鏟除至設計標高以下0.15-0.2m,然后鋪上沙土整平夯實。 8、 開挖溝槽時遇管道、電纜、地下構筑物、文物古跡等必須嚴加保護,不得損壞,并及時與有關單位和設計部門聯系協同處理。如事先知道,不得采用機械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損失。 9、 為保證飲用水不受污染,給水管道嚴禁直接穿越糞坑、廁所、和墳墓等地段,若在溝槽開挖過程中發現此類情況應與有關部門協同處理。 10、PVC管道穿越鐵路、公路或地上建筑時,應設鋼筋凝土套管,套管范圍內不應有接口,套管的最小直徑為PVC外徑加600mm,套管內需鋪0.1-0.2m沙土并與兩側溝底平行。 11、在土層復雜地段,為便于回填,挖溝時應將易回填土堆放一側(先回填),其它雜土堆放另一側(后回填),如不分步回填會給回填造成一定困難。 三、 回填: 1、在管道安裝鋪設完畢后,應盡快回填,回填的時間宜在一晝夜 中最冷的時刻,(防止因溫差產生的附加應力破壞管子及接口)回填土中不應含有礫石、凍土塊及其它物體。 2、管道穿越不良地質地段或溝槽開挖放坡不夠出現塌方,過大的突發荷載造成UPVC管道變形。這時應及時消除塌方造成的過量 荷載,待管材恢復原形后再按要求回填,以防管道永久變形,影響今后的正常運行及維修。 3、管溝槽的回填一般分兩次進行: ① 隨著管道鋪設的同時,宜用沙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的兩肋,每次回填的高度為0.1m-0.15m,人工搗實后再回填第二層,直至回填到管頂以上至少0.1m處。在回填過程中,管道下部與管底間空隙必須填實,防止出現空穴造成管道受力不勻引起管道變形而使接口破壞造成漏水。管道接口前后0.2米范圍內不得回填,以便觀察試壓時是否漏水(如保證膠圈口連接沒問題可同時回填)。 ② 在管道試壓前,管頂以上回填土厚度不低于0.5米,以防試壓時管道系統產生推移造成接口漏水。 ③ 試壓合格后的大面積回填,宜在管道內充滿水的情況下進行,管頂上0.5米以上部分可回填原土并夯實,采用機械回填時,機械不得在管道上行駛。 4、 回填土密實度要求及規定 第五部分 管道安裝 一、 一般規定: 1、 管道鋪設前檢查: ① 溝底標高、底寬、礫石地段回填沙土厚度是否達到施工標準; ② 管材、管件、膠圈、粘接劑的質量是否合格。 2、 管道的一般鋪設過程:管材放入溝槽、連接、部分回填、試壓、全部回填。 3、 在溝槽內鋪設PVC給水管道,如設計未規定采用其它材料的基礎,應鋪設在未經擾動的原土上。管道安裝后,鋪設管道時所用的墊塊應及時拆除。 4、 管道不得鋪設在凍土上,冬季施工應清完溝底后(未有凍層)及時安裝并同時回填,防止在鋪設管道和管道試壓過程中溝底結凍。 5、在晝夜溫差較大地區,應盡量采用橡膠圈(柔性)連接,如采用粘接口連接管材,應采取防止因溫差產生的應力而破壞管道及接口的措施。 6、施工溫度要求: (1)粘接劑粘接一般不得在5℃以下施工; (2)膠圈連接一般不得在-10℃以下施工; 7、當PVC給水管道上的法蘭直接與閥門和管件連接時,應采取預留量等措施,防止產生外加拉應力對管道系統產生影響,口徑大于100mm的閥門下應設支墩。 8、 管道上的三通、四通、彎頭、異徑管、和閘閥處均應根據管內壓力計算軸向推力,設置止推墩、固定墩、止滑墩,支墩應緊靠原狀土,不應設在松土上,如無條件應采取措施保證支墩的穩定,支墩與管道之間應設塑料或橡膠墊片,以防止管道的破壞。 9、支墩一般采用混凝土澆筑的重力式結構,其尺寸及形式應按溝槽形狀、土質及支撐強度等條件計算確定。管道系統不同部位止推墩的形式可參照圖槽形狀、土質及支撐強度等條件計算確定。管道系統不同部位止推墩的形式。 管道端頭及三通軸向推力計算公式 T=× 管道轉彎處軸向推力計算公式 T=××2sin 式中:——設計內壓; a—設計轉角(度) 10、管道在鋪設過程中可以有適當的彎曲及靠管材的彎曲轉彎,但幅度不能過大,曲率半徑不得小于管徑的300倍,并應澆筑固定管道弧度的混凝土或磚砌固定支墩。 11、當管道坡度大于1:6時應澆筑防止管道下滑的混凝土防滑墩。 ①防滑墩基礎必須澆筑在管道基礎下開挖的原狀土內,并將管道錨固在防滑墩上。 ②混凝土防滑墩寬度不得小于管外徑加300mm;長度不得小于500mm。嵌入管道土弧基礎下原狀土內齒墻寬度不得小于300mm;深度:粘性土層不得小于300mm;巖石中不得小于150mm。 ③防滑墩與上部管道的錨固可采用管箍,或澆筑在防滑墩混凝土內。管箍必須固定在墩內的錨固件上。采用鋼制管箍時應作相應的防腐處理。 12、管道地面連接放入溝槽必須是: ①管材口徑小于160mm; ②柔性連接(粘接管道放入溝槽必須固化后保證不移動粘接口); ③溝槽淺; ④靠管材的彎曲轉彎; ⑤因特殊原因溝寬達不到要求,無法在溝內施工; ⑥安裝直管無節點。 13、管道安裝和鋪設過程中斷時,應用木塞或其它蓋堵將管口封閉,防止雜物、動物等進入管道,導致管道堵塞或影響管道的衛生。 14、PVC管道系統中所設置的井室,井壁應勾縫抹面,井底做防水處理,井壁與管道連接處采取密封措施,防止地下水滲入井室。 15、長距離輸水,應按設計要求或根據距離及地形的需要,適當設置閥門、消火栓、排氣閥、排泥閥,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撐,必須設置混凝土、磚砌等剛性支墩,支墩應有足夠的體積和穩定性,并用錨固裝置固定。 16、鋼制管件應采取防腐措施(宜采用噴塑),需卸裝部分(螺栓等),可用涂鋅螺栓或不銹鋼螺栓,用防腐油涂抹后外包塑料膜。 二、 管道連接形式: PVC給水管道安裝可以采用橡膠圈連接、粘接連接、法蘭連接等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是橡膠圈連接,規格從Φ50-Φ800mm,此種連接施工方便。粘接連接只適用于管外徑小于Φ225管道的連接,法蘭連接一般用于PVC管與其它管材及閥門等管件的連接。 三、 膠圈連接操作規程: 1、 準備專用工具及材料,檢查管材、管件及橡膠圈質量。 2、 連接方法; (1) 清理干凈承插口工作面及劃出插入長度標線。 (2) 將橡膠圈正確安裝在承口的溝槽區中,不得裝反或扭曲。 (3) 用毛刷將潤滑劑均勻涂在裝嵌承口處的橡膠圈和管插口端外表面上,絕不允許潤滑劑涂到或流入承口的橡膠圈溝槽內,嚴禁使用黃油或其它油類作潤滑劑以防侵蝕膠圈。 (4) 將連接管道的插口對準承口,保證插入管段的平直,用緊線器或手搬葫蘆(手動)將管一次插入至標線。若插入時用力過大或發現有反彈現象,應查明原因重新安裝,切勿強行插入,以防橡膠圈扭曲移位。 (5) Φ50-Φ160管材使用1噸緊線器,Φ200-Φ400使用1.5噸手搬葫蘆,Φ500以上應使用兩個手搬葫蘆,兩側對稱用力插入。 (6) 用塞尺順承插口間隙插入,沿管圓周檢查膠圈安裝是否正常。 (7) 為保證對接管平直,可墊方木等找平,但連接后須將方木取出。 (8) 膠圈連接的管材在施工中被切斷時,要保證斷口平整且垂直管軸線,在插口端進行倒角打坡口,加工的坡口長度一般不小于3mm,厚度宜為管壁厚度的1/3-1/2,小口徑管材用板挫或倒角器加工坡口、大口徑用電刨等加工坡口。 (9) PVC管材受溫差變化影響,相對來說伸縮量較大,所以安裝時管材插入深度應隨溫度變化適當掌握,夏季溫度最高時可插到底,氣溫低時應留下10mm的余量。 四、管道粘接連接 1、檢查 ① 粘接劑要合乎要求,無沉淀結塊現象。 ② 管材、管件質量是否合格,兩管配合間隙是否緊密。 2、承插口粘接 ① 切斷管時,應保證斷口平整且垂直管軸線,須將插口處倒角,坡口厚度為壁厚的1/3-1/2,倒角為30度,并將殘屑清除干凈。 ② 粘接前,應將管材插口外側及管材或管件承口內側用棉紗(布)擦拭干凈,以保證粘接面清潔,無塵砂和水跡。當表面粘有油污時,用棉紗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 ③ 試插:看承插間隙配合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并劃出插入標線。 ④ 管材插入承口深度 ⑤ 涂刷粘接劑 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宜軸向涂刷,均勻適量,不得漏涂。(若間隙略大,應先將插口分多次涂膠,承口內不宜過量) ⑥ 承插口涂刷粘接劑后,應立即找正方向,將管端插入承口,用力擠壓,使插入深度至標線,并保持一段時間(1分鐘以上)。粘接三通、彎頭、法蘭等要保證承插口的位置方向、角度正確。 ⑦ 與閘閥等連接粘接的法蘭,應防止緊固螺栓時,因拉應力造成粘接處漏水,應先用法蘭與閘閥等連接,再與管道粘接。 ⑧ 承口內涂粘接劑用量最好是當插口插入時,粘接劑將坡口部位擠滿,形成一道阻水圈。 ⑨ 承插接口連接完畢后,應及時將擠出的粘接劑擦拭干凈。粘接后,不得立即對接合部位強行加載,置放時間一般為48小時后,才能進行水壓試驗。 ⑩ 粘接連接屬剛性連接,晝夜溫差較大地區施工時,應防止因熱脹冷縮,造成粘接口漏水。措施:溫度高施工時應蛇形輔設,天冷時調直管道后再回填。 3、 現場加熱承插粘接: 除按以上要求施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插口倒外角,承口倒內角。 ② 根據插入深度均勻加熱塑料管。 ③ 如果用機油加熱,粘接前務必將加熱管內壁機油擦凈。 ④ 插口涂粘接劑時間應在加熱管即將加熱完畢前均勻涂刷,并迅速插接,插入深度一次到位,將連接好的管段平穩放置溝底,在未冷卻收縮前,不許移動。 ⑤ 為使承口迅速收縮,可用冷水澆,或用濕土埋。 第六部分 管道的維修 一、 管道試壓或運行中出現接頭漏水、管材破裂等,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接口部位密封圈頂翻或粘接不好; 2、 法蘭與閘閥等連接處緊固螺栓時用力不均; 3、 管材本身因運輸或其它原因造成管材破損,施工時未發現; 4、 管道內空氣未排凈形成水錘,造成管材或管件爆破。 二、 處理方法: 1、 粘接口輕微漏水:漏水部位在管道上側,先將表面擦拭干凈,排出管內水,形成負壓,然后將粘接劑注在滲漏部位的孔隙上,使粘接劑被吸入孔隙中,從而達到止漏目的。 2、 粘接法蘭漏水:將水排凈,卸去閘閥。將管材插口端與法蘭接頭連接處擦凈,用粘接劑涂刷。 3、 粘接口連接漏水不太嚴重,也可用焊接修補,但必須將焊接處控凈,并不再滴水。焊接時,環境氣溫不得低于5℃。焊槍應不斷上下擺動,使焊條及焊件均勻受熱并使焊條充分溶融,但不得有燒焦現象。 4、 管材因外力造成小面積破損、裂縫、且周圍物理性能不變的情況下,也可用粘接法處理(打補釘)。方法為:排凈管道內存水,將管道上破損部位表面打毛;截相同口徑管材一段,縱向剖開后選取其中一半(面積大小以能覆蓋住管道上破損部位為宜),將選取的管片內側擦凈打毛;在管道破損部位表面和所選的修補管片內側涂抹粘接劑,將修補管片覆蓋到管道破損部位表面壓緊,并用卡子或鋼絲(兩道)緊固。 5、 法蘭與閘閥間密封墊漏水,須將閘閥兩端管段調整到與閘閥同一水平線后再均勻對稱緊固螺栓。 6、 因管道膠圈頂翻或管道面破損需更換管材時,應鋸斷該段管材,更換新管材,處理方法: ① Φ160mm以下管道,可采取現場熱承插補修,方法:截取一段替換管(替換管長度=斷管間距+兩端插入長度)將替換管兩端加熱后同時插入鋸斷管道兩端并放進溝底,待冷卻后即可通水。 ② 法蘭快速對接: A將管道替換部位鋸斷,兩端打坡口。 B取承盤接頭四個,替補管一段(長度根據所需替換長度而定,兩 端打破口)。C將四個承盤接頭分別套入替補管兩端及切斷的管道兩端,將套好 承盤接頭的替補管與套好承盤接頭的斷管法蘭對接。 ③ 鋼塑快速接頭連接: A將頂翻膠圈的脹口頭或破損管鋸斷。 B斷管兩端各套入一個活套法蘭和一個橡膠圈,抬起斷管一端將法蘭套管套入。C將斷管放平,推回法蘭套管,使其距離均等地套在斷管兩端,將活套法蘭與法蘭套管之間用螺栓緊固。(橡膠圈夾在活套法蘭與法蘭套管之間起密封作用)D如管道抬不起或破損管長,可用兩個(套)快速接頭,再根據需要中間加一段直管加以解決。 三、 在主管道上鉆孔用增接口接支管: 1、 開孔直徑小于50mm時,可用管道鉆孔機鉆孔,開孔直徑大于50mm時可采用圓形切削器。也可用不同口徑的鋼管用火爐或噴燈將管端燒紅燙孔。在同一根管上開多孔時,相鄰兩孔間的最小間距不得小于所開孔孔徑的7倍。 2、 開孔也可在不停水的情況下進行,但必須在增接口上按裝好閘閥,鉆好孔后及時關閉閘閥。 3、 鉆孔不得在彎曲的管道上或彎頭的鄰近處,主要是因為這些部位應力集中,推力較大,容易出現裂管等現象。 第七部分:管道系統的試壓 一、 管道須在安裝完畢,溝槽回填48h后才能試壓(管頂以上回填不少于0.5m)。 二、 管段上的三通、彎頭及管端的蓋堵的支撐要有足夠的穩定性,支撐若采用混凝土結構,試壓前要有充分的凝固時間,使其達到額定的抗壓強度。 三、 管道試壓管段的長度應視情況而定,對于無節點連接的管道,長度不宜大于1.0Km,有節點的可根據位置分段試壓,其長度不宜大于500m。 四、 不同材質的管道應按不同材質的要求分段試壓。 五、 試壓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管道、節點、接口、支墩、回填土是否達到要求,檢查管道能否正常排氣及放水。 2、對試壓泵、壓力表、節門、排氣管及進水管等設施加以檢查,保證試壓系統的嚴密性及其功能。 3、檢查管端的靠背、千斤頂(或支撐點)是否能達到試壓要求。 4、試壓管段中的閘閥是否完全開啟。 5、制定排水、疏導、安全及搶修措施。 6、管道試壓必須采用水壓實驗,嚴禁用氣體試壓。 六、管道注水: 1、 從低向高處緩慢注水; 2、 檢查排氣閥工作是否正常并排出管道內空氣; 3、 充滿水后,在不大于工作壓力條件下浸泡不少于12h,如管道內空氣排不凈,試壓時會形成氣錘而造成管材破裂。 七、管道試壓 1、 管道升壓過程中,壓力表表針擺動不穩,且升壓較慢時,應重新排氣后升壓。 2、 分級升壓,每升一級應檢查后背、支墩、管路及接口,無異常現象時再繼續升壓。水壓實驗時,嚴禁對管材管件及接口等部位進行敲打或修補缺陷。遇有缺陷時,卸壓后再修補。 3、 進行管道嚴密性試驗,將管內水加壓到0.35MPa,保持2h。檢查管路各部位是否有滲漏或其它異?,F象,無滲漏為合格。 4、 嚴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強度試驗,試驗壓力不得超過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最低不宜小于0.6MPa,并保持2h或滿足設計的特殊要求。每當壓力降落0.02MPa時,則向管內補水,使其保持設定的壓強,根據有無異常和漏水量來判斷強度試驗結果。 5、 強度實驗補水量不大于下式計算值為合格: Q=3公升×× 式中Q—每公里每日(24小時)管道的允許滲水量(公升); di—管內徑(mm); Pwd—試驗內壓,采用設計內壓(Mpa) 注:3公升為每25mm管內徑每0.3 Mpa內壓時,每公里每天的允許滲水量。 6、 試驗完畢后,應及時放水降壓。 以上材料是根據有關資料結合多年來施工實踐總結而成。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進一步完善施工規范,加速PVC管材的應用而共同努力! 聯系電話:400-616-5308 地址:海口市秀英區興業路12號 網址:www.naitangapp.cn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喲 |